河北医大三院举办临床医师“讲病”竞赛活动
10月23日,正值周六,河北医大三院在学术报告厅举办了临床医师“讲病”竞赛。该活动旨在增进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的了解和认识,在看病的同时学到一些医学科普知识,同时提高临床医师的沟通能力,实现医患有效沟通,重建医患和谐关系。
比赛由该院主管医疗的窦剑副院长主持。参加活动的临床医师大约有320多人,会场座无虚席。各科采用抽签的方式,随机抽取一名医师参加比赛,不分职称与职务。题目由医务处提前出好,一个科一道,都是各科最常见的病。抽完签后,窦副院长宣布比赛宗旨、规则及评委打分标准。张英泽院长与评委们准时坐在评委席上等待抽签结果。
比赛一开始,该院张英泽院长就先上台给大家做“讲病”示范,医务处原副处长胡宪踊跃上台扮演患者。她扮演的是一个80岁老太太,因车祸致一侧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慕名前来找张院长。张院长先是对老大娘慕名而来表示感谢,然后问寒问暖,体现了人文关怀;接着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看X光片。最后,张院长开始了“讲病”。他从胫骨平台骨折的受伤机制,到骨折的分型及治疗,再到疾病的预后及功能恢复情况,把深奥难懂的医学知识用简练、形象、生活化的语言讲了一遍,并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一一耐心解答,银河yh0076除了“老人”的顾虑,赢得了“老人”的信任,“患者”表示非常满意。全场医师及评委报以热烈的掌声。通过张院长的示范,大家见识了张院长的“讲病”水平,明白了“讲病”竞赛的真正含义。
接着,被抽签选中的各科医务人员按照抽签结果安排的顺序一一上台讲病,每科再任意选派一名工作人员扮演患者。张院长和评委们根据选手表现随机点评,甚至上台亲自示范,现场的气氛非常活跃,每次大家都禁不住报以热烈的掌声。
竞赛进行了一天,41个临床科室被选中的41名医师,都参加了竞赛。通过竞赛大家看到了差距,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个别医师基础理论功底不够深厚,“讲病”困难;有的医生讲的太专业化,医学术语太多,甚至连评委都听不太明白;有的缺乏人文关怀,亲和力欠佳,难以取得患者信任等等。
窦剑副院长说,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练就,大家以后在平时工作中,要有意识地去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讲病”能力。首先要勤学理论,夯实基础,然后在将这些理论转化成老百姓能听得懂的话讲给他们听。“讲病”比赛以后还要举办,要当做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并且比赛结果可能会与年终评奖挂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