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9-13
来自:宣传部
西藏,在众多文艺青年眼中,就是诗和远方,他们被那里的蓝天、白云、雪峰、宫殿倾倒。但阿里,与河北相隔万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含氧量不足内地一半,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之一。当地有句谚语:这里的土地如此荒芜,而通往它的门径如此之高,以至于只有最亲密的朋友才会前来探望我们。
2021年9月6日,我院6名派往西藏阿里医务人员带着领导的关心、组织的信任、家人和朋友的期许,踏上了远赴阿里的援藏之路,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他们以朴实的文字和真挚的情感,记录下了这段难忘的援藏经历。
“尊敬的旅客朋友们,我们本次航班上有一群特殊的旅客,他们是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窦剑副院长带领的援藏医疗队一行6人,我谨代表机组全体人员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航班广播中的暖心问候,带来的更是神圣的重任。在飞机落地拉萨机场的那一刻,刺眼的阳光、巍峨的雪山、湛蓝的天空映入眼帘,与之相伴的还有藏族同胞们的热烈欢迎和热情问候。
然而,还没来的及兴奋多久,就出现了高原反应。来西藏之前,队员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做足了准备,但真正踏入这片雪域高原时,还是不得不感叹自然的强大。“我怎么感觉飞机廊桥在晃动”“我感觉头有胀开的感觉”“我感觉喘不上气来”。心跳加速、胸闷难耐还有伴随的头疼突如其来,为援藏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幸运的是,在领导的关心和队员们的互助下,大家依旧坚定前行。队员们在窦剑副院长的带领下,调整呼吸,放慢步伐,减轻活动幅度,相互支持打气。艰难抵达驻地,已是凌晨2点,大家开始吸氧以缓解高原反应。
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为了适应阿里的高海拔情况,医疗队在拉萨休整两天。克服高寒缺氧、生活不便等困难,队员们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西藏阿里地区的实际情况,多次开会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疾病诊疗计划和医学科普讲座内容,力争将最专业的诊疗技术带到阿里地区。时值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际,窦剑副院长带领队员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到西藏博物馆参观“党的光辉照边疆,锦绣高原谱华章——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成就展”,这是一次生动的援藏思想教育活动,增强了大家服务边疆人民群众的信心和决心。
穿行于阿里,总会看到洁白的哈达,那是藏族人民的祝福,也是冀藏情深的见证。短暂休整后,队员们终于抵达了有“世界屋脊的屋脊”之称的阿里地区。医疗队在阿里昆莎机场受到了阿里地委秘书长李勇同志以及阿里地区人民医院陈晨院长等领导的热情迎接,一条条洁白的哈达表达了藏区人民的敬意和期盼。队员们将尽快适应高原缺氧等不良反应,迅速投入到诊疗工作中去,保证出色完成组织交予的任务!
预约挂号:0311-88603908
咨询热线:0311-88603000(24小时)
投诉电话:0311-88603629
0311-88603700
医院微信视频号
微信视频号
医院微信服务号
微信服务号
医院微信订阅号
微信订阅号
医院抖音视频号
抖音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