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2-20
来自:宣传部
两年前,我院急诊科主任董士民教授接到了一个庄严的任务——担任冬奥医疗官,执掌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张家口赛区云顶滑雪公园AB区医疗保障任务。自此,董士民开启了与冬奥会的不解之缘。
出任医疗官,这与董士民的丰富阅历密不可分。服役三年,部队生活锤炼了他坚忍的性格和无畏的勇气;1997年开始担任急诊科主任,拥有扎实的急救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急危情况能够沉着判断、冷静应对;担任河北省政府应急咨询专家,多次参加国内、省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担任国家卫生应急移动救治中心副队长、专家组组长,接受过包括哈佛灾难医学院应急救援培训在内的十余次高层次国家和国际培训;担任中国医师协会急救复苏与灾难医学常委、休克与感染学组组长,是河北省急诊急救领域的学科带头人。
秣兵厉马,精心准备显担当
2020年初,接受任务后,董士民即刻投身于冬奥医疗保障的各项准备工作中。遴选队员时,他统筹考虑、综合权衡,在众多的报名志愿者中,精心挑选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业务精的医务人员,制订队员个人能力评估表,科学量化评分,广泛征求意见,最终确定团队成员。同时认真研读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残奥会医疗保障大纲,制作大纲解读、岗位职责、医疗站运行、物资准备、应急处置、医学技能、语言与外事交流等八个板块的培训内容。先期准备工作按照计划稳步开展、有序推进。
随着冬奥倒计时100天的来临,团队培训进入冲刺阶段。为此他提出了“从难、从严、从实战,大训练量”的训练方针和“注重安全、注重规范、注重实践“的三注重原则。先后三次前往云顶场馆实地查勘、培训演练,建立了以受伤运动员为核心的”快速、安全、规范、有效”的现场医学快速反应机制。他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既当教练员又当标准化模拟(SP)伤员。当教练时细心传授讲解,当伤员时用心查漏补缺。经过高标准培训和高频率演练,医疗团队成长为一支纪律严明、反应迅速、协作流畅、操作规范的专业雪上应急救援队伍。
牛刀初试,测试赛场展风采
2021年11月-12月,张家口赛区迎来了“相约北京”冬奥系列测试赛。董士民作为云顶滑雪公园场馆医疗官,管理包括滑雪医生梦之队28人、医疗站32人和急救车组18人三支队伍,我院派出32名队员加入其中。
测试赛前一周,三只队伍集结完毕,开始赛前训练磨合。困难肯定是有的,需要协同、组织的工作很多,意见相左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但这三支队伍最终凝聚成为一个团结协作的整体,以昂扬姿态迎接挑战。作为冬奥会前张家口赛区最后一次全面实战检验,11月25日自由式越野障碍追逐赛世界杯如期举行,来自19个国家近百名运动员竞逐4枚金牌。长达8天的医疗保障任务圆满完成,这得益于赛前的充分准备,北京冬奥组委医疗服务部给予云顶医疗保障团队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聚沙成塔,蓄势待发凝合力
测试赛结束后,各支队伍先后回到所在单位进行为期2周的居家健康监测。董士民利用这段宝贵时间,把所负责的队员们组织起来,通过远程会议形式,举行多次讨论、复盘推演、技能培训。期间完成29项冬奥医疗保障规范化流程(SOP)并印刷成册,制订了极为详尽的流程步骤和操作规范,有极高适用性。他主动与张家口国家滑雪跳台中心、冬季两项中心以及云顶滑雪公园C区医疗官联系,共同分享经验,牵头组织了12课时的全员统一培训,涉及到21项内容。
会师云顶,枕戈待旦迎大考
按照冬奥会部署,2022年1月22日,医疗团队再次进驻云顶场馆,投身冬奥医疗保障工作中。较测试赛相比,本次人员与车辆更多,保障时间更长、任务更重。我院医疗队员,在风雪交加中,历经过11小时舟车劳顿,于翌日凌晨抵达驻地,与提前开始演练的滑雪医生汇合。至此,我院48名冬奥医疗保障队员在云顶会师。迎接大家的是飘雪的天空、结冰的坡路和零下25度的严寒,大量医疗器材和生活物资的卸载和安置耗尽了队员们全部精力。凌晨4点,所有宿舍的灯光终于熄灭,必须抓紧时间休息。因为就在队员们到达前2小时的午夜时分,突然接到场馆指挥部通知,次日天气晴好,国家滑雪队有训练任务,医疗站需于早上7点准时开启。在朦胧的山影与白雪交织的晨色中,董士民带领3名队员乘车前往山顶,冬奥医疗保障工作就此拉开帷幕,他和队员们在忙碌的工作中迎来了中国的传统佳节——虎年新春。
大赛在即,医疗保障再突破
2月2日距正式开赛还有两天。晚上7点,董士民刚刚结束坡面障碍赛道领队会,便接到通知参加紧急会议。国际雪联医疗委员会副主席珍妮·舒特女士带领国际医疗保障专家团队到达云顶场馆,需要听取医疗官汇报医疗保障方案。珍妮·舒特全面负责北京冬奥的医疗保障工作已有三年,是国际雪联的官方代表,之前在线上曾有多次接触,极其专业。在听取过汇报后,国际雪联医疗委员专家进行了半个小时的讨论,提出意见建议,给出明确方案,由雪联做出规定,我国医疗保障团队负责执行。新的方案在某些关键流程上有很大变动,雪道上的携行背包和医疗站内药品物资准备都有了新的要求,物资调运补充和流程培训演练迫在眉睫,需在不足48小时内完成,极具挑战。
对此,董士民立即部署动员、迅速展开行动。3日一早,他带领医疗官助理鹿青乘雪地摩托前往自由越野障碍追逐赛道起点,在60度的雪道上翻越山丘,再顺雪道向下徒步踏勘直到结束区,沿线查看各点位医疗保障准备情况,全程近2小时。没有准备好的医疗保障,就不会有开赛的哨声。在全体队员不懈努力和接续奋战后,董士民陪同国际雪联医疗专家对各项工作进行了检阅,各项规定高标准落实,保障措施充分完备,中国速度再一次赢得赞誉。
建功冬奥,周密保障获赞誉
2月4日晚,北京冬奥会盛大开幕,5日上午9点单板滑雪坡面障碍赛道第一名女运动员滑下,2022年冬奥赛张家口赛区首场比赛正式开始。雪上竞赛项目速度快、强度大,赛道时间间隔密集,医疗救援就针对这样的特点以快对快、以强对强,以稳健、流畅确保受伤运动员获得周密保障。
经过长期训练与磨合,医疗团队能够快速反应、快速决策、快速救治,滑雪医生与救援队形成4人小组完美组合,实现了一分钟到达受伤运动员地点、一分钟快速检伤决策、一分钟启动转运的高效快速流程。医疗保障工作做到精准布点、精准施救、精准发力,根据每条赛道的特点,精准确定FOP点的布点位置和观察区域,通过科学计算和实际勘察制订雪道救援滑行路线,实现快、准、稳三个要素的有机结合。保障流程能够实现高效运转、高效救援、高效处置, 需要多方面、多领域的支撑与协助。各部门通力合作、高效运作,对医疗服务领域给予优先保障、优先供给、优先通行,物资调配、人员安排、时间调度都给予大力支持,这为医疗服务快速反应机制的形成、医学紧急救援的高效处置确立了根本基础。
目前北京冬奥会已接近尾声,在医疗官董士民的带领下,我院全体队员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极高的综合素养,胜利通过冬奥赛事的实际检验,被证明是一支值得托付、值得依靠、值得信赖的精锐之师。
冬奥医疗保障水平近乎顶级!这是来自国际雪联医疗委员会副主席珍妮·舒特女士的中肯评价。
预约挂号:0311-88603908
咨询热线:0311-88603000(24小时)
投诉电话:0311-88603629
0311-88603700
医院微信视频号
微信视频号
医院微信服务号
微信服务号
医院微信订阅号
微信订阅号
医院抖音视频号
抖音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