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视频号

联合国糖尿病日 | 我院内分泌科开展系列公益活动

发布时间:2023-11-14

来自:宣传部

  为普及糖尿病健康知识,提高社会大众对糖尿病的防治意识,有效控制糖尿病发生,在11月14日第17个“联合国糖尿病日”到来之际,我院内分泌科围绕“了解风险,了解应对”主题开展了系列公益活动。


  11月13日,内分泌科党支部书记周慧敏教授和科主任周亚茹教授带领专家团队来到省会青园社区开展义诊活动。初冬时节,天气虽冷,但慕名前来咨询的群众早已在社区卫生站外有序排起了长队。专家们为群众提供了免费的疾病咨询、血糖检测、血压测量、皮肤检查和体重评估等医疗服务,耐心解答了关于糖尿病及急慢性并发症的各种问题,对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给予了专业的个性化营养、运动、减重和用药指导以及糖尿病健康知识宣教。专家们热情和专业的服务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此前,内分泌科周慧敏书记、周亚茹主任和薛鹏副主任做客河北广播电视台《健康直播间》栏目,向公众传播权威糖尿病健康知识,就糖尿病防治热点问题在线答疑解惑。


  我院糖尿病健康教育门诊除了对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教育与指导外,还免费赠送血糖仪、动态血糖监测探头等设备,同时积极利用“互利网+护理咨询”平台,为糖尿病患者和家属提供“7×12”小时的健康咨询服务。


  我院内分泌科已连续17年开展“联合国糖尿病日”公益活动,足迹遍及乡村、社区、卫生院、福利院等场所,累积受益人群近万人次,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接下来,我院内分泌科将始终以患者为中心,不断创新服务举措,提升服务质量,用精湛的医术为人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科普知识小贴士


  1.糖耐量试验中“喝糖水后”1小时血糖的意义
  很多糖尿病患者对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都不陌生。但是,在糖耐量试验中,有“喝糖水后”1小时(1h-PG)血糖的化验结果,到底有没有临床意义呢?研究表明,1h-PG预测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的敏感性甚至高于空腹血糖、“喝糖水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是筛查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一种有效工具。研究发现,如果1h-PG≥8.6mmol/L,5年内患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以及血管僵硬度增加的风险更高。因此,1h-PG≥8.6mmol/L可能对早期发现高危人群并进行干预,进而避免2型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2.预防糖尿病的“五个一点”
  (1)糖尿病知识少,多学一点;
  (2)热量摄取过多,少吃一点;
  (3)体力活动减少,勤动一点;
  (4)心理应激增多,放松一点;
  (5)必要时候,药可以用一点。


  3.血糖控制的五驾马车
  (1)糖尿病教育是血糖控制的前提;
  (2)合理的饮食是血糖控制的基础;
  (3)适度有氧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
  (4)降糖药物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治疗方法;
  (5)定期监测检查是血糖控制的重要手段。


 

返回

医院邮编:050051

版权所有:银河yh0076(集团)有限公司

备案编号:冀ICP备05001018号-1

     IDC备13010402000974

网站技术、内容维护:宣传部

预约挂号:0311-88603908

咨询热线:0311-88603000(24小时)

投诉电话:0311-88603629

     0311-88603700

医院微信视频号

微信视频号

医院微信服务号

微信服务号

医院微信订阅号

微信订阅号

医院抖音视频号

抖音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