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视频号

纵膈脓肿命悬一线,辗转北京求医未果,我院专家勇涉“险滩”再创生命奇迹

发布时间:2024-10-11

来自:宣传部

   “是河北医大三院心外科医护人员用精湛高超的医术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把我从鬼门关救了回来,太感谢你们了!”近日,我院心脏血管外科成功救治了一名心脏起搏导丝感染导致严重纵隔脓肿的患者。康复出院时,患者亲手将一封感谢信送到医护人员的手中,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深的敬意与感激之情。

▲刘先生(中)为我院心脏血管外科医护团队送上感谢信


  今年68岁的刘先生,十年前曾接受冠脉搭桥手术治疗,术后胸部切口愈合良好,顺利出院。然而,半年前,刘先生的胸部切口出现破溃化脓,逐渐发展成纵膈脓肿,在当地医院治疗后,病情却持续恶化,甚至危及生命。刘先生及其家人心急如焚,半年间辗转北京多家知名医院,却始终未能得到有效治疗。


   一筹莫展之际,经阜外医院专家推荐,刘先生慕名来到我院心脏血管外科就诊。经过副主任李滨得细致检查,确诊其为心脏表面遗留的起搏导线感染导致的严重纵膈脓肿,情况危急,需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纵隔脓肿是一种严重的急性感染性疾病,随着脓肿的不断发展和扩散,会逐渐压迫周围的重要器官和血管,导致心脏、大血管等功能受损,影响全身的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而刘先生的情况尤为严重,其感染部位位于胸腔核心区域,紧邻心脏和大血管,手术难度极大。此外,术中还需要移除心脏表面的起搏导线,由于导线已植入长达十年,与周围组织形成了严重的粘连,稍有不慎即可导致血管撕裂、心脏穿孔、大出血等致命并发症,这无疑进一步增加了手术风险和复杂性。


  面对重重挑战,李滨副主任带领团队迎难而上,经过深入讨论和全面评估,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最终,决定为刘先生实施“C型臂定位下心肌表面起搏导线祛除术+胸大肌肌瓣转移术+胸壁缺损成形术”。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李滨副主任团队与麻醉一科和第一手术室密切配合,凭借精湛的技术和先进的医疗设备,成功拔除了遗留在心肌表面的起搏导线,清除感染根源。随后,手术团队对纵膈进行清创,并游离胸大肌进行肌瓣转移,修补胸壁缺损。这种手术方法巧妙地利用了胸大肌的肌肉和血管,不仅修补了感染部位的缺损,而且借助胸大肌丰富的血运,增强了抗感染能力,促进了伤口的愈合。经过2个小时的奋战,手术取得圆满成功。术后,在心脏血管外科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刘先生胸部切口愈合良好,顺利出院。

▲李滨副主任(右1)为患者进行手术


  “胸骨正中切口是心外科常用手术入路,但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并发感染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其发生率约为2%,治疗不当会导致严重后果。目前,能完成此类手术的医院屈指可数。”李滨副主任表示,我院心脏血管外科应用的肌瓣转移技术,不仅能彻底清除胸骨骨髓炎及纵膈感染组织,将污染切口变为清洁切口,还具备一期缝合的独特优势,彻底解决了患者无休止换药的困扰,每年为来自冀、蒙、晋、鲁、豫等全国各地的百余名患者解除了病痛,赢得了患者和业界的高度信赖和广泛赞誉。

专家简介


李 滨
副主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心脏血管外科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阜外心血管病院博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博士后,师从主动脉血管外科奠基者博士导师孙立忠教授,博士后导师国内小儿心脏外科知名专家刘迎龙教授。熟练掌握成人心脏病外科、小儿心脏外科、主动脉夹层、重症ICU患者的诊断及治疗,参与各种手术过程,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


  擅长微创治疗儿童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成人心脏病方面尤其擅长心脏搭桥和主动脉夹层,能够独立完成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氏四联症、右室双出口、心内膜垫缺损、成人二尖瓣置换、主动脉瓣置换、冠状动脉搭桥、Betall(主动脉根部置换)术、全弓替换+支架象鼻术、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

返回

医院邮编:050051

版权所有:银河yh0076(集团)有限公司

备案编号:冀ICP备05001018号-1

     IDC备13010402000974

网站技术、内容维护:宣传部

预约挂号:0311-88603908

咨询热线:0311-88603000(24小时)

投诉电话:0311-88603629

     0311-88603700

医院微信视频号

微信视频号

医院微信服务号

微信服务号

医院微信订阅号

微信订阅号

医院抖音视频号

抖音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