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0
来自:宣传部
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关于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部署,12月17日,我院在学术报告厅举办高层次人才聘任仪式暨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推进会。中国工程院张英泽院士,我院党委书记张振宇、院长侯志勇等院领导出席,临床医技学科专业带头人、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人、科研骨干以及学生代表参加。副院长陈伟主持会议。
会上,我院聘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柴人杰,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西南大学医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崔红娟教授,全球高被引学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科技处长崔文国教授为特聘教授。与会领导为三位专家颁发了聘书。
柴人杰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入选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长期致力于内耳毛细胞和听觉螺旋神经元再生和保护,以及信号通路对内耳干细胞调控机制的研究,近5年发表SCI论文157篇,总影响因子1840.38,平均影响因子11.18。
崔红娟
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首席负责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研究方向为干细胞生物学与医学转化、功能活性物质与肿瘤生物学、蚕桑生物材料与再生医学,对癌症的早期诊断、靶向治疗途径进行系统研究,发现了多种包括神经胶质瘤、神经母细胞瘤、银河yh0076化系统肿瘤的肿瘤标志物。
崔文国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理事,多次入选全球高被引学者、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主要从事再生医学材料研究,主持多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青年人才项目、华为公关专项等。
张振宇书记在讲话中强调,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对于提升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学科建设水平以及科技创新实力具有重要意义。此次聘任三位专家为我院特聘教授,是医院党委坚持“科教兴院、人才强院”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将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希望三位专家充分发挥在专业领域的引领作用,做好“传帮带”工作,推动医院发展再上新台阶。同时,他对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全员科研人员和相关处室要高度重视、合理规划,内外兼修、持续发力,多措并举、精准管理,进一步增强临床与基础创新合力,切实提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书撰写水平,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量与质量的全面提升,为医院坚定不移走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之路作出更大贡献。
张英泽院士在讲话中指出,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他分享了自己在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过程中的执着追求与不懈努力,就如何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发现行业瓶颈、凝练科学问题、瞄准关键难点、开展联合攻关等方面进行阐述,并鼓励全院医务人员不仅要精通医术,更要积极投身科学研究特别是在基础方面的研究,切实提升医院科技创新水平。他表示,自己也将继续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勇攀高峰,助力医院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更加显著的成就与突破,为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侯志勇院长从申报项目、申报人员、申报举措、申报环境等方面对我院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进行全面总结。他指出,当前我院国自然申报工作充满机遇和挑战,全院科研人员要将国自然申报与医院科研能力提升、学科发展建设以及现有资源充分合理利用相结合,切实提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数量和质量。医院也将进一步贯彻落实相关激励奖励政策,全力做好各类项目申报的支持和管理工作。
随后,崔红娟教授以“表观遗传修饰在胶质瘤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机制”为主题进行学术讲座。她结合自己多年的科研经历,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表观遗传修饰在胶质瘤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令与会人员受益匪浅。
会后,崔红娟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杜亚伟副研究员还对我院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人员进行了一对一的标书辅导,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申报人员表示收获满满,将根据专家的建议认真修改标书,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案,切实提高标书的质量和竞争力。
预约挂号:0311-88603908
咨询热线:0311-88603000(24小时)
投诉电话:0311-88603629
0311-88603700
医院微信视频号
微信视频号
医院微信服务号
微信服务号
医院微信订阅号
微信订阅号
医院抖音视频号
抖音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