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04
来自:宣传部
一转眼
8天春节长假就要结束了
从假期的放松状态
即将回归到日常工作中
许多小伙伴的状态可能是这样的↓
如果您同时出现提不起精神
工作/学习效率低
甚至有不明原因的恶心、眩晕
肠道反应、神经性厌食
焦虑、神经衰弱等症状
那就要小心“节后综合征”了
今天,我院神经内科一病区精神心理专业医师刘久楹为大家送上节后“收心大法”,帮助大家尽早和节后综合征说再见,将身体调整至最佳状态。
01什么是节后综合征?
节后综合征是指人们在长假过后出现的各种生理或心理的异常表现。如在节后两三天里感觉提不起精神,上班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恶心、眩晕、肠道反应、神经性厌食、焦虑、神经衰弱等。
02节后综合征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情绪低谷的困扰
假期余韵未了之时,许多人常陷入情绪的漩涡,体验到抑郁、焦虑乃至烦躁不安的情绪波动。这种情绪的剧烈起伏,实则是对假期悠闲生活的依恋与重返紧张工作或学习状态间的不适应所引发的心理反应。
注意力分散的难题
当重新踏入工作或学习环境时,尽管身体已安坐于岗位或教室之中,思绪却如同脱缰之马,徘徊在假期的欢愉记忆里,难以凝聚心神,全神贯注于手头的事务或听讲内容。如此状态,无疑对工作与学习的效率构成了严峻挑战。
作息规律的失衡
假期的轻松氛围让不少人放松了对作息规律的严格把控,熬夜、晚起成了常态。然而,假期一旦结束,生活节奏骤然加快,要求人们恢复早起的习惯。这种作息模式的急剧转变,往往令人倍感不适,难以迅速适应。
身心疲惫与肠胃不适的侵扰
节日期间,无节制的饮食与狂欢可能给身体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长假过后,身体往往呈现出疲惫不堪、食欲不振或银河yh0076化不良等不良反应,这些都是节日放纵后身体发出的警示信号。
03为什么会得“节后综合征”?
春节假期的身心透支
春节作为中国人必过的节日,少不了要探亲访友、外出游玩、亲朋聚会,一个假期下来,休息的时间可能比上班时还少。再加上守岁习俗和免不了的亲朋聚会,工作时的作息规律被打乱,造成睡眠不足。
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大家都希望年后有一个新的开始,干劲十足、信心满满,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工作遇到阻力时,心情沮丧比其他时候更难受。
年前未解决的问题,春节的到来如同按了暂停键,让我们误以为问题解决,可以绕过前行,而事实总是在敲打我们,要脚踏实地。
无法从亲情的链接中转化出来
前一刻,我们还在觥筹交错间享受着亲情的温暖与欢愉;转瞬间,却已孤身一人,远隔千里之外。现代交通工具的飞速发展,极大地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也无形中剥夺了我们适应变化、缓冲情绪的时间。从亲情的紧紧相连到独自面对生活的孤寂,这样的转变,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场心灵的考验与挑战。
04“节后综合征”心理应对指南
精心规划假期尾声
在假期即将画上句号的时刻,预留出一至两天的时间,避免安排紧凑的旅行与聚会活动。利用这段时间调整个人作息,确保获得充足的休息,以便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春节后紧张而高效的工作节奏。
稳步前行,渐臻佳境
春节后的工作计划应当采取分阶段制定的策略,立足于当前的实际基础,采取小步快跑的方式,循序渐进地推进,逐步找回并提升至工作的最佳表现状态。
以新形式延续亲情纽带
得益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拥有了便捷高效的沟通平台,即便身处千里之外,也能实现即时的语音交流。随着节后生活的逐步回归正轨,与亲人朋友的直接联系或许会逐渐减少,但我们可以巧妙地利用网络,以新的方式维持这份珍贵的情感联系,平稳过渡从家乡到异乡的心理转换期。
节后综合征一般在两周之内都能自行缓解,如果症状持续时间过长或者症状严重程度较大,影响日常工作生活,可前往我院神经内科一病区就诊。
科室简介
我院神经内科一病区现已开设心理专业门诊,全面覆盖从儿童青少年至老年人的全生命周期心理健康管理。我们有专业的心理测查人员和心理治疗师,致力于提供从疾病评估、精准诊断到有效治疗的一站式服务。采用药物、心理与物理相结合的整合治疗模式,为您的心身健康保驾护航。
诊疗方向
各类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治:
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睡眠障碍、进食障碍、躯体形式障碍、应激相关障碍、双相情感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等。
儿童青少年常见心理/精神障碍问题:
包括儿童多动症、抽动障碍、孤独症、学习困难、情绪障碍、行为问题等。
联系方式
地址: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中山院区(石家庄市桥西区自强路139号)门诊楼3楼C区
预约挂号:0311-88603908
咨询热线:0311-88603000(24小时)
投诉电话:0311-88603629
0311-88603700
医院微信视频号
微信视频号
医院微信服务号
微信服务号
医院微信订阅号
微信订阅号
医院抖音视频号
抖音视频号